劳动街100元一包小胡同,武汉027sz论坛官网,武汉品茶外卖上门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60年再出发!惠州作协新址揭牌暨“泛东江文学”创作座谈会举行

更新时间:2025-11-13 来源:南方+

红绸轻启,朱门洞开。11月12日,在惠州西湖之畔的荔浦风清纪邓山庄,惠州市作家协会新址揭牌仪式暨“泛东江文学”创作座谈会举行,这标志着协会正式开启“60年再出发”的新征程。

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春,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共同为市作协新址揭牌。

微信图片_20251113090335_878.jpg

60年再出发

惠州作协新址将打造“三个平台”

“乔迁”是我国传统五大喜事之一。“乔迁”之说源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飞上高大的乔木,鸣声愈发清亮动听。

惠州市作家协会在成立60周年之际,从旧址搬迁到西湖之畔文脉深厚、风景秀丽的纪邓山庄,意味着惠州文学之“青鸟”将登高望远、志在千里。

“惠州市作家协会创会60年来,始终坚持文学本真,大胆艺术探索,是我省基层文学组织中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优秀代表。”刘春在致辞中指出,希望惠州市作家协会以本次乔迁揭牌仪式为新起点,引领全市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丰富“文”的气韵,深化“学”的内涵,加强文学设施硬件建设,打造更多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既为“作家之家”塑形,更为“作家之家”塑魂,为广东文学强省建设添砖加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乔迁新址,是惠州文学事业六十年再出发的新起点。”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表示,作协将在新址打造“三个平台”,一是创作孵化平台,定期举办改稿会、研讨会、选题论证及文学讲座,让更多本土故事从这里诞生,走出惠州,成为岭南文化和湾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交流共享平台,文学展厅面向市民开放阅读、大力推介会员作品,让文学走出“小圈子”,融入市井生活;三是人才培养平台,以文会友,尤其是加大对青年作家的扶持力度,推动惠州文学生生不息。

活动期间,惠州市作家协会还举行了“60年再出发——纪念惠州市作协创会60周年泛东江文学创作”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湾区文学高质量发展”两场主题座谈会。与会作家学者围绕传承东江文脉、打造文学精品、推动文学跨界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谋划以文学力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1113090339_879.jpg

60年笔墨深耕

惠州600余名作家为时代画像

回望来路,笔墨春秋。惠州市作家协会的历史,可追溯至1964年惠阳地区第一次文代会期间成立的惠阳文学协会,彼时仅有会员21人。他们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东江流域的文学初心。

1985年,惠阳文学协会升格为涵盖东莞、汕尾、河源等地的惠阳地区作家协会。至1988年区域调整,惠阳地区一分为四,惠州市作家协会正式定名,沿用至今。首任主席丘金贝作为拓荒奠基者,到钟逸人、苏方桂、张道华等历任主席接力耕耘,再到本届(第七届)理事会承继发展,惠州市作家协会的组织架构日益完善。

60年风雨兼程,惠州市作家协会始终与时代同频,与城市共进。其发展历程,是惠州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生动缩影,也是一代代惠州文学工作者执着信念与文学梦想的真实写照。

成立60年来,惠州市作家协会发展会员600余人,其中国家级24人、省级133人。会员年均发表省级以上作品800余篇,出版专著30部,荣获曹禺戏剧奖、冰心散文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重要奖项数十项,为推动本土文学繁荣作出突出贡献。

“站在甲子轮回的新起点,依托纪邓山庄这片人文沃土,惠州市作家协会正以归零心态,迈开再出发的铿锵步履。”陈雪表示,接下来,惠州市作家协会将始终牢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文化使命,以更饱满的热情书写惠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以更开放的姿态搭建文学桥梁,以更务实的行动培育文学新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连山| 河间市| 台前县| 若尔盖县| 通河县| 石狮市| 长宁区| 四子王旗| 开化县| 威信县| 秦皇岛市| 新乡市| 兴业县| 新疆| 历史| 五河县| 白水县| 静海县| 滁州市| 沛县| 樟树市| 漯河市| 闽清县| 宁安市| 滦平县| 易门县| 田林县| 武乡县| 高陵县| 溧阳市| 渝中区| 汝南县| 教育| 时尚| 伽师县| 蓬溪县| 那坡县| 怀宁县| 苗栗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