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省作协调研组赴汕头调研文学工作 不断续写“艺海拾贝”的时代新篇
更新时间:2025-09-05 来源:广东作家网
9月3日至4日,为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落实省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和省作协主席团对口联系基层作协工作制度,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率调研组赴汕头开展新时代文学工作专题调研,了解汕头市作协组织建设、精品创作、人才培养、文学惠民等情况,共商“十五五”广东文学发展大计。汕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一级调研员李逸夫陪同调研。
调研座谈会在汕头市文联召开。向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文联党组书记谢彦主持会议。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嘉介绍了市文联推动汕头文艺高质量发展情况。汕头市作协主席杨庆杰汇报了近年来汕头文学工作情况。汕头作家、基层文学工作者代表结合自身创作经历、文学工作经验,就作协组织建设、基层文学培训、文学新人培养、创作选题扶持等提出意见建议。
向欣对汕头市作协近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联的坚强领导下,汕头市作协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在文学组织、文学活动、文学人才、文学交流等方面下功夫,重点加强文学创作,展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生动图景、“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网络文学等体裁全面开花,推出一大批体现中国精神、具有汕头特色的优秀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散文、科幻文学等创作取得佳绩,一系列优秀作家作品荣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权威文学奖项。
就新时代汕头文学高质量发展,向欣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情系家国,丰盈“潮人之都”的精神内蕴。汕头人文历史悠久,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是世界潮人之都,还是一片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希望汕头市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重任、笔下有乾坤,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品格,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以文学的方式澡雪人心、涵养人心、凝聚人心,筑牢共同的精神家园,让向往美好的信心信念成为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二是着墨山海,续写“艺海拾贝”的时代新篇。汕头历来崇文重教,涌现出许多文墨之士,其中,秦牧以丰厚的创作成就赢得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南秦北杨”的美誉,其代表作《艺海拾贝》等是广东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善于从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以赤诚之心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特区故事,在思想上求深求进、在形式上求新求变,不断增强文学作品吸引力和感染力,锻造新时代广东文学代表作。坚持“送文学”与“种文学”相结合,推动“新大众文艺”创作,让更多的人相信文学、热爱文学,兴起“全民写作”热潮,以原汁原味的百姓语言书写时代大戏。三是共绘愿景,当好“扬帆出?!钡奈难拐?。汕头自古以来便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与沿线的域外地区和国家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文学“走出去”有近水楼台的优势。要坚持文化自觉,增强文学自信,在广泛的文学交流和合作中促进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吸收先进、科学、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争取吸纳优秀文化要素“借船出?!薄霸齑龊!?,增强广东文学的影响力、辐射力,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学拥抱新的技术,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叙事技巧、传播方式,拓展出新的文学审美、文学风格、文学流派。
调研期间,省作协调研组先后到秦牧故居、樟林古港、冠山书院等,深入了解汕头侨乡文化历史发展、汕头籍近现代文学名家文学遗产传承开发情况,感受潮汕文化的深厚传统,并就整合资源、赓续侨乡文脉,活化利用地标性文化资源,发展“新大众文艺”,推动新时代侨乡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等议题,与相关文化单位负责人和文学工作者进行交流探讨。
参加调研座谈的还有省作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周智,副主任龚仁萍,汕头市文联二级调研员陈小川,汕头作家、文学工作者代表林渊液、黄春龙、余冰如、谢郁、艾莎莎、陈薇、林耀东、陈晓晖、陈煜佳、郑植楠、林闻钊等。
(文:办公室 图:陈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