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展现顺德人抗日的烽火岁月,《血火凤江红——抗战中的顺德》新书首发!
更新时间:2025-08-27 作者:黄文静
8月26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审核、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血火凤江红——抗战中的顺德》,在顺德区博物馆举行新书首发仪式。
这部25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首次以全景视角还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顺德军民抗击日寇的壮烈历史,为顺德区填补了珠江三角洲敌后抗战史研究的出版空白。
首发式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广东省人民出版社、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顺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区博物馆、区作家协会联合主办,区档案馆、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区文化馆)、顺德图书馆、顺德融媒、广东文学志愿服务佛山市顺德区队支持。顺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精华等出席了活动。?
多维视角还原抗战中的顺德
《血火凤江红——抗战中的顺德》由目录、引子、第一章“暴敌压境敌忾同仇”、第二章“在敌人枪炮声中建立政权”第三章“罄竹难书的日寇暴行”、第四章“正义的反击”、第五章“曙光初现”、第六章“智破暴敌”、第七章“胜利的背后”、第八章“挺进西江”、第九章“前赴后继”、第十章“褪不了的疤痕”、第十一章“历经苦难斗敌顽”、尾声、附录、后记等组成。
作为首部系统记述顺德抗战的权威纪实著作,该书以中共中央对珠江三角洲敌后战场的战略部署为纲,通过“延安干部南下”“西海大捷”“三战林头”等关键事件,揭示了顺德作为华南抗日重要支点的历史地位。书中首次完整披露了谢立全、谢斌等延安派来军事干部组建抗日武装的细节,以及珠江纵队第二支队在桑基鱼塘、河涌水道间开展游击战的独特经验。?
据悉,不同于传统军事史著作,《血火凤江红——抗战中的顺德》以“战斗、群众、经济、文化、社会”五维框架,全面展现抗战时期的顺德图景。比如军事斗争中详述“西海大捷”以少胜多的战术智慧,以及旧寨塔石头战、反“拍围”斗争等经典战例;群众动员中记录“青救队”“红棉剧社”等抗日团体如何唤醒民众,海外顺德侨胞如何捐资支援抗战;经济抗争中揭露日军对顺德蚕丝业的摧毁,以及抗日政权通过征税、生产自救等维系根据地的经济斗争;文化抗战书写了从《抗战旬刊》到《正义报》,展现知识分子的笔杆子如何成为战斗武器;社会生活则通过“八百难童转移”“战地医疗站”等故事,呈现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坚韧与牺牲。?
填补空白警示未来
作者王茂浪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顺德区作家协会主席,历时20余年走访调查,抢救性记录一批亲历者口述,并查阅《珠江纵队第二支队史》《顺德县志》等大量档案,最终完成这部兼具学术严谨性与文学感染力的作品。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岑桑生前为该书取定书名、作序,评价其“赤帜飞扬、荡气回肠,对应了书名中‘凤江红’的‘红’字”。
广东人民出版社燧人氏工作室主任、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泉表示,该书是岑桑先生生前三次指导、修改、关注的作品,也是第一部系统讲述顺德抗战的报告文学,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此书出版意义重大。此前关于珠江纵队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山、番禺等地,而顺德抗战史长期缺乏系统整理,本书的出版“不仅弥补了这一缺憾,更以翔实的档案和生动的叙事,让历史走出学术圈,成为大众可感可触的记忆”。
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调研员张政殿表示,这部凝聚着历史厚重与精神光辉的著作,不仅是对佛山抗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顺德可以以本书为契机,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让青少年从“凤江红”的故事中汲取成长力量,让全社会在历史烛照下更加珍视和平、砥砺前行。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守护那永不熄灭的火种——它既照亮过去,也指引未来。”8月15日起,顺德融媒体中心已经在旗下90.1顺德广播《顺德古 阿浪讲》栏目播出此书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 即日起在各大书店、平台发售
记者了解到,该书附录收录了顺德抗战纪念场地及21处遗址的照片。另外,《血火凤江红——抗战中的顺德》为2021年度佛山市原创文艺作品创作扶持项目、2022年度顺德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项目、2022年度佛山市文艺精品重大题材生产出版扶持项目、2021—2024年顺德融媒(《珠江商报》)重点支持文化项目,即日起在各大书店及线上平台发售,在佛山市图书馆、顺德图书馆、顺德区档案馆等可以借阅、查阅。该书于8月1日被入选为全国80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经典好书。
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郑卫红表示,书籍的出版,不仅填补了顺德抗战史研究正式出版物纪实文学的空白,更提醒我们:今天的山河无恙、岁月静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精神永远流淌在顺德人的血脉里。
当前,顺德正全力建设“人文湾区”打造“人文经济”,她表示,要以本书发行为契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要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相结合,推动“凤江”两岸的烽火记忆焕发新时代光彩;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再立新功。当天,现场还举行了向顺德相关单位、各镇街以及部分村居赠书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