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街100元一包小胡同,武汉027sz论坛官网,武汉品茶外卖上门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江门台山籍作家朱崇山新作《风雨行》出版

更新时间:2025-04-28 作者:曹乃付来源:江门日报全媒体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朱崇山先生最新长篇小说《风雨行》近日出版。这部以香港百年沧桑为背景的小说,是继《风中灯》后又一聚焦香港命运的力作,也是这位年逾九旬的台山籍作家对其“深港澳三部曲”的深情续写。

微信图片_20250428111648.png

朱崇山祖籍江门台山,1948年,17岁的他从越南到香港求学;1949年3月,朱崇山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月离开部队到南方大学上学,在该校学习约9个月后留校当了干事;1951年,朱崇山被安排在粤西区参加土改工作。

“回国后有两件事是令我最感动的,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件是在南方大学读书不用交学费,吃饭不用钱,衣服发给你,我以前在海外哪里有这个概念。第二件,是当时农民很苦,吃不饱肚子,出现水肿,但共产党要求大家同农民‘三同’,即同住同吃同劳动,因此,我觉得,世界上最关心农民的是共产党,这样的党肯定是个好党,所以我工作很投入。”2015年,记者在深圳采访朱崇山时,他对回国之初的情景依然记忆深刻。

从早期投身军旅到辗转多个工作岗位,这些经历都为他的创作积攒了大量一手素材。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正式开启创作之旅,2025年4月出版的《风雨行》,是其最新力作。

早在2000年,《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就曾在《澳门日报》撰文推荐朱崇山的《十字门》三部曲(《澳门风》《澳门雨》《澳门情》),盛赞其“以文学重构澳门四百年变迁”。如今,《风雨行》延续了这一创作脉络,通过香港孔氏家族的命运嬗变,展现香港人的心灵回归历程。

澳门电影协会会长蔡安安在序言中表示:“《风雨行》中‘香港是中国的香港’的呐喊不是空洞口号,而是通过鲜活人物故事展现的爱国情怀。作品既呈现香港发展成就,也不回避存在问题,激发读者思考如何让香港未来更好。”

作为台山籍越南归侨,朱崇山的创作始终兼具侨乡视角与国际视野。其“深港澳三部曲”(《鹏回首》《风中灯》《十字门》)和“边防区三部曲”(《界河》《空村》《耕楼》),构建起连接岭南与海外的文学桥梁。

朱崇山始终心系故土,曾将3000余册藏书捐赠台山图书馆。其作品,既是港澳历史的文学见证,也是侨乡精神的生动诠释;他笔下“纽约的夜晚正是香港的早晨”的时空对照,恰如侨胞们跨越东西半球的文化守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双城市| 亚东县| 宝山区| 彭阳县| 通道| 汤阴县| 石渠县| 泾源县| 古浪县| 德钦县| 奉节县| 南宁市| 汤阴县| 西藏| 凯里市| 淳安县| 明星| 穆棱市| 饶平县| 广西| 临高县| 黄骅市| 荆州市| 竹山县| 布尔津县| 包头市| 沙田区| 双峰县| 太湖县| 台中市| 津市市| 图片| 民权县| 昭苏县| 高台县| 石泉县| 惠水县| 徐闻县| 定西市|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