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中山作家“文化下基层”古诗文诵读会诗意启幕
更新时间:2025-04-02 来源:中山作协
古琴悠扬,诗韵绵长。3月29日上午10点,在中山市大涌红博城大涌镇美丽圩镇客厅,中山作家“文化下基层”古诗文诵读会在一曲古琴合奏《流水》中拉开帷幕。活动由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山市作家协会、中山市诗歌学会及大涌镇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联合主办,大涌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承办,中山市红博城协办。
琴师毕可慧与黄葵以指尖流淌的千年雅乐,为现场观众铺开一幅古典画卷。随后,大涌镇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主任戴炳辉、中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席黄廉捷先后致辞,强调“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的使命,呼吁以经典诵读激活城乡文化基因,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
《陋室铭》《爱莲说》的集体诵读,为大涌镇政府打造的以红木家具和大涌牛仔服为主题的大涌镇美丽圩镇客厅增添了更多文化底蕴。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随着秦志怀、谢嘉洛对诵《诗经》选段的清朗之声,观众仿佛穿越至礼乐初兴的春秋时代。曾学文以深沉语调演绎《黍离》之叹,道尽家国沧桑;多人齐诵《木瓜》的震撼场景,更将“诗礼传家”的中华传统凝练成声浪,响彻红博城。詹淦林一袭长衫,以气吞山河之势诵出《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壮美意境引得全场屏息;田嘉伟演绎崔颢《黄鹤楼》,句句铿锵叩击历史回响;谢嘉洛再掀高潮,以李白《将进酒》的豪迈洒脱,邀观众共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盛唐气象。?
子皿孟携《爱莲说》款款登台,周敦颐的清廉风骨随莲香沁人心脾;百灵鸟以清越之声重现《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士人担当;田嘉伟与张虹再度携手,将苏轼《水调歌头》的旷达情怀化作婉转吟唱,明月清辉洒满人间。毕可慧等演绎李清照《咏白菊》,柔中带刚的声线尽显巾帼风韵。秦志怀、詹淦林合诵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田园牧歌,施维诵出唐寅《桃花庵歌》的洒脱不羁。擅长吹拉弹唱且一肚子“故事”的中山著名老戏骨王剑泉,让《蝶恋花》的壮怀激烈在且弹且唱且诵中真情演绎。刘芬浅吟纳兰性德《浣溪沙》,刘雅旗激昂诵响《少年中国说》,历史长河中的文脉精魂在此刻交相辉映。
中山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伟桓和大涌阅读推广人林慧梅即兴发挥的广东白话诵读尤其出彩!四岁小Amy情不自禁地为朗诵翩翩配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活动尾声,秦志怀、谢嘉洛以“春”为题发起飞花令,现场观众争相接续《春晓》《咏柳》《江南春》等名篇,稚童朗声、老者含笑,诗词长河在千人应和中奔涌流淌。当《钱塘湖春行》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与《鸟鸣涧》的“月出惊山鸟”交织成春的协奏曲,文化薪火已悄然播撒在每个人心田。??
从四楼美丽圩镇客厅到一楼宋庭,这场持续三个多小时的文化盛宴,几十名中山作家、朗诵家和十多个爱好古诗文的亲子家庭,台上台下互动,以“诵、唱、演、和”的创新形式,让沉睡的典籍焕发时代生机。中山市作家协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文化下基层”为抓手,让经典诵读成为城乡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引擎,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