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劳动者的星辰:打工文学回顾展”亮相东莞
更新时间:2025-02-28 作者:苏婵来源:东莞阳光网
打工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反映了打工者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2月25日,“劳动者的星辰:打工文学回顾展”在东莞展览馆拉开帷幕,以百件展品、千行文字,为改革开放的“心灵史诗”镌刻下温暖注脚。
星辰初升:从流水线到文学殿堂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南粤大地,千万打工者涌入珠三角,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书写下“迁徙者”的集体记忆。他们白天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夜晚则化身文字的“守夜人”——王十月在工棚里构思《国家订单》,郑小琼用诗行解剖《铁》的冰冷与坚韧,柳冬妩以《我在广东打工》叩响《诗刊》大门……这些从东莞流水线走向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的作家,用笔尖将个体的漂泊升华为时代的史诗,为打工文学注入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展厅内,泛黄的《南飞燕》杂志、文件、照片、报纸共同陈列,仿佛时光隧道,串联起打工文学从“草根呐喊”到“文学品牌”的蜕变之路。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柳冬妩驻足于自己的诗集前,感慨道:“打工文学不仅是一部迁徙史,更是一部用血泪与希望浇筑的情感史诗。”这位昔日的玩具厂工人,如今已成为国家社科项目的主持者,其专著《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被镌刻于“东莞之路”石刻群,成为改革开放的文化地标。
打工文学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有辨识度的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学类型,持续的时间非常长?!霸诘贝难飞?,一种文学现象能够持续几十年,是非常少见的。东莞作为世界的制造业名城,根植于其中的打工文学有着独特的、鲜明的烙印,比如东莞从流水线上走出一些作家和诗人,成长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标杆价值的一些作家,这是非常难得的?!绷硎尽?/span>
星辰闪耀:致敬平凡中的伟大
从个体的奋斗到集体的记忆,打工文学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更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本次展览以“破壳初生”“羽翼渐丰”“振翅高飞”“翱翔天际”四部曲,通过大量的文献、图片,勾勒出打工文学四十年脉络。在这里,观众不仅能读到《暗夜前行》中工友的迷茫,也能在《无尘车间》里触摸新时代打工者的尊严追求。特别展区中,北京皮村工友的《劳动者的星辰》与乡村振兴题材的《我们的村歌》交相辉映,展现文学如何从“记录苦难”走向“照亮未来”。
首倡“打工文学研究”的学者、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杨宏海亲临导赏,他轻抚展柜中1984年的《特区文学》创刊号,动情说道:“这些文字是打工者用青春铸就的‘城市纪念碑’。东莞奇迹不仅是GDP,更是流水线上千万个‘王十月’‘郑小琼’破茧而出的故事。”作为打工文学的理论奠基人,他主编的《打工世界》等著作已成为学界经典,其“用文学保存历史”的信念,让打工文学从边缘走入北大讲堂、莱顿大学研讨席。
星辰永续:一座城与两亿人的共生叙事
东莞,这座“世界工厂”曾汇聚全国首批打工者,如今又以文化政策为笔,续写新的传奇:打破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作家落户、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创作、成立全国新工业诗歌联盟创作研究基地……从《珠江潮》的“打工心声”专栏到“劳动者文学奖”,东莞让流水线上的诗行不再湮没于机器轰鸣。正如评论所言:“这里没有巨匠的鸿篇,只有平凡人的微光,万千星火汇聚,照亮时代的精神银河。”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30日,期间举办专家导赏、精品讲座及“寻找两亿分之一”打卡活动。观众在展厅拍下光影交织的文学场景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即可抽取东莞主题明信片、DIY皮革手袋制作包等礼品,也能带走一份属于劳动者的星辰记忆。
【展览信息】
主题:劳动者的星辰:打工文学回顾展
展期:2025年2月25日—3月30日
地点:东莞展览馆一楼大堂
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眸,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流水线的记忆化作纸上的星辰,每个平凡劳动者的名字,终将在时代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