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将非遗课搬进百年围屋,作家南翔开讲“艺美课堂”
更新时间:2025-02-27 作者:?戴雪晴来源:南方+
春雨时分,蝶变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百年客家围屋建筑——岭南书院·深圳鹤湖书院,迎来了2025年首场“艺美课堂”。
2月25日,深圳大学教授、一级作家南翔现身鹤湖书院讲堂,以“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为主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手艺人实例,深入剖析非遗传承人的精神内涵,带领读者解码中国非遗历久弥新的传承奥秘?;疃碧?,几十名阅读爱好者从远近慕名前来,在古老的雕梁画栋下听非遗讲座,沉浸式领略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主办,深圳市龙岗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深圳市龙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岭南书院·深圳鹤湖书院承办,深圳市龙岗区博物馆协办。
“非遗和文学,都需要走进生活”
“2025年是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蹦舷璐哟航谏暌趴冀财稹Hツ?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第44项纳入名录的非遗项目。乙巳新春,各地“非遗热”继续升温。从剪纸窗花的巧思到铁花飞溅的绚烂,从庙会喧腾的烟火到花灯流转的璀璨,这些历经千年的文化密码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融入现代生活。
为什么要特别注明“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南翔解释,许多亚洲国家都有庆祝春节的传统,因此,申遗时要对项目作出专门的界定。
“世界之大,器物之繁,心思之密,手工之巧,如果不细致观察,很难窥其堂奥?!弊魑谠帘背錾?、江西成长、久居深圳的作家,近年来,南翔将研究目光投射在非遗项目上。在创作《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时,他采访了许多手艺人,涵盖木匠、药师、制茶师、漆器传人等,以纪实手法记录下中国手艺人的故事。
在深入走访中,南翔惊喜地收获了不少养生“冷知识”。他发现许多中药的命名与地名相关,例如,怀山药的“怀”是其著名产地——古称“怀庆府”的河南焦作;春砂仁的“春”,不是指春天,而是因产自广东阳春;广藿香的“广”则指的是广东?!扒宄逼诘囊窖Ъ乙短焓坑懈鲋┓健绿馈?。开方时,他会特别注明用的是‘新会皮’?!蹦舷桄告傅览吹恼庑┦涤贸J叮⒘硕琳叩那苛倚巳?。
在南翔看来,无论是研究非遗还是文学创作,都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才能找到它的情感和温度。
科技发展对非遗传承是把双刃剑
近期,DeepSeek等AI新技术的迭代革新,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思考。在活动现场,不少读者就新科技对非遗传承的影响与南翔展开深入探讨。
“在AI风靡的高科技时代,非遗技艺的价值在哪?”对于观众的提问,南翔回应,非遗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鲜活的、民间的,田野的?!八醋砸T兜淖嫦?,也需要在传承过程中借助高科技的手段,不断迭代,有所创新,这样才能继续让非遗保有蓬勃的生命力?!?/span>
南翔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对非遗而言也是把双刃剑,它能够为非遗的传承、发展赋予更多的创新力量,但非遗的价值之一,在于“慢工出细活”?!八遣荒芏加每萍妓非蟮摹咝省焖佟炊ㄒ宓?。AI的出现,我们既要敬畏,也要警惕。不过,手作的温度、情感和伦理,是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企及与取代的?!?/span>
现场还有观众提到,不少孩子从小沉迷网络游戏,建议有更多体系化的课程能进入学??翁谩!耙环矫嫖颐峭平且沤翁?,另一方面家长、学生、学校都应该行动起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做田野调查,向民间的传统手艺人请教,使得更多的非遗作为文化的传承,继续发扬光大,而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蹦舷杷怠!按澄幕唤鼋鍪潜呈形?,还要从日常生活中习得。如买椟还珠、如胶似漆、丝丝入扣、错综复杂等成语就来自非遗?!?/span>
“今天的课程收获良多,在古色古香的客家围屋聆听手艺人的故事,观众更能感同身受?!鄙钲谑辛谇骷倚崦厥槌だ岛>└嫠呒钦?,早在2015年,她就对非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表了关于深圳麒麟舞的文章。今年春节,她还特意去欣赏潮汕英歌舞。她期待,传承非遗和文学的惠民课堂能经常举办。
活化古建筑 注入新时代文明内涵
“鹤湖书院的改造,是古建筑活化的一个样本?!?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岭南书院·深圳鹤湖书院在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客家围屋建筑群之一——鹤湖新居内焕新启用,打造出融阅读展览、非遗传承、文明培育于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交流平台。
据了解,鹤湖新居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中期,见证了客家人在深圳的开拓史。如今,这座承载着岭南文脉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已成为文化惠民的新载体。今年春节期间,连续七天,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在鹤湖书院陆续上演。自书院启用以来,每日接访人数同比增长82%,活化成果十分显著。
文姝琴介绍,鹤湖书院正在以多维度落地文化传承实践,它以“鹤湖”之名,衍生出多个文化品牌。其中,“鹤湖讲坛”邀请知名学者、专家等讲述岭南文化故事、本地文脉故事、时代新人故事,“鹤湖美谈”面向市民开展人文艺术素养培育讲座,涵盖诗歌、音乐、建筑等多领域,“鹤湖国际海报展”则基于活化客家围屋遗产,以竞赛、展览的形式,促进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案髦只疃澄幕谌氤鞘形拿鹘ㄉ璧母鞣矫?,通过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促进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有效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彼?。
据悉,近年来,龙岗区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立了“1+11+111+N”阵地矩阵,组建306支志愿服务队,推出了“山河文明说”“810文明实践专线”等品牌项目,去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7万场,服务群众超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