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谢有顺携《文学的深意》做客湾区书屋
更新时间:2025-01-07 作者:戴雪晴来源:南方+
1月5日晚,“人也许不认识人,但灵魂认识灵魂——谢有顺《文学的深意》新书分享会”在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办?;疃扇嗣裎难С霭嫔?、广州珠江公园、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主办。
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首度进行个人著作的线下分享,与作家、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熊育群,评论家、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申霞艳,作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王威廉围绕《文学的深意》一书展开对谈,来自广东的作家、评论家代表也踊跃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一部“当代文学面面观”
《文学的深意》是谢有顺全新的文学评论集,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推出。该书分为“文学的召唤”“个体的凝视”“小说的目光”“批评的伦理”四个部分,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诸多文体,涉及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如莫言、韩少功、阿来、于坚、张者、徐则臣等,对多部当代作品如《应物兄》《回响》《金墟》《镜中》《惊蛰》《河山传》等进行了文本细读;同时,更有对孙绍振、陈思和、陈晓明、李静、胡传吉、柳冬妩等学术名家和文学评论者的批评方法的论述。
从文体到人,从文本分析到评论的评论,谢有顺全面展示了自己对中国当代文学动态的体察和洞悉,著作可谓一本“当代文学面面观”。同时,作者始终秉持“文学与生命互证”的价值立场,字里行间闪耀着人格力量的光辉。
“作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文学评论不仅仅是知识谱系的演绎,也不是手术刀式的对作品的客观解剖,它必须包含着批评家对作家、对生命、对世界的充分理解?!毙挥兴辰樯?,他创作文学评论的原始动力始终是“一个作家的作品打动了我,让我有感而发”,正因如此,他的文学评论包含着对投射在作品中的作家灵魂的共情和理解,饱含着他自己对这部作品所投入的鲜活的生命体认。
“‘在场’是谢有顺进行文学评论的底气。”熊育群认为,一方面,谢有顺对作家的创作过程,尤其是个中秘辛了如指掌的同时也感同身受,总能给出自己最为真诚、善意的评论;而另一方面,他的理论修养非常深邃,始终能站在文艺理论的前沿,对当下创作进行准确、犀利、有针对性的评论,这些特质往往会让作家受益匪浅?!吧肀哂姓庋晃慌兰遥杂谧骷依此凳且恢趾艽蟮男以?。”熊育群说。
“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批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申霞艳现场引用了??碌恼舛位?。在她看来,“召唤存在的符号,把他们从沉睡中唤醒”,这正是谢有顺在做的事。
“评注唐诗也好,给当代文学写评论也好,谢有顺和不同的心灵进行文学的、诗意的对话,然后把我们从沉睡中唤醒,这就是批评的力量,也是当代批评家需要去承担的责任?!鄙晗佳匏?。
王威廉也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指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具有强烈的“精神实践性”,他表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身对文学的认知,让他认识到评论本身也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写作形式:评论家介入的不仅是作家的文本,更能通过文本找到文学的精神原点。“这时候,不管是作家还是评论家,我们都共享同一份文学的精神和尺度,这就是文学的深意。正因为这份默契,作家与评论家的对话才如此重要。”
与文学共生,文学批评要重申人格的力量
“文学是从感觉、细节、语言、场景出发的,其中有经验、有情感、有想象,作家的任务是把这些看起朦胧、混沌、未知、暧昧、沉默,甚至处于黑暗境遇里的事物变成可知可感的形象。”在谢有顺眼中,文学把人性和世界的某个真相,用意象或形象的形式照耀出来,其深度有别于哲学的深度——说不清道不明,却往往能直抵人心?!拔揖醯谜饩褪俏难У纳疃?,也是文学的魅力?!?/span>
而他心目中理想的批评也与此呼应,他认为,好的批评应该充满细碎但真实而丰盈的感觉,由此出发,再作概括或理论阐发才是有效的。正因如此,谢有顺认为,批评家也应该是一个有心灵体温的人,一个深邃理解作家和作品的对话者,一个有价值信念的人?!把士梢月致郏桓鋈说木竦咨绾?,有时并不需要洋洋万言,而是一下就能清澈见底的。批评需要和文学一起,不断去重申人格的力量。”谢有顺说。
“我们喜欢谢有顺的文学批评,是因为他总能给我们带来创作乃至人生上的启发。”熊育群表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褪去了理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一面,融合了对社会、时代、人的处境等方方面面的感触和理解,既是评论,也是真诚的、妙语连珠的大散文。他说:“文字让灵魂认识灵魂,谢有顺把自己敞开在作品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可以感受他的才华、人品和魅力,从中感知到人格的力量。”
申霞艳也在现场分享了与谢有顺最初相识时的故事,“这么多年,他依然勤勤恳恳地介入当代文学现场,贡献了很多出色的成果,其间可以看到中国文学或学术精神的一种传承?!彼衔?,三十多年来,他的文学批评之所以不断壮大、开阔、深邃,背后还是要回到人格、人品,回到一种心灵的广阔。
“坦率来说,文学评论很多时候是容易过时的文体,但谢老师的文章不管多久都值得一读。这是因为他始终站在一个根本性的立场——人的立场之上?!蓖跬硎荆挥兴车奈难兰坛辛酥泄糯穆鄣囊恍┚?,摒弃了晦涩复杂的概念,而聚焦对文学和人本身的思考和理解?!暗毕?,我们越来越多地谈论到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这时候再来读谢老师的文章,我们对于自身也会产生很多进一步的思考?!?br/>
活动现场,作家朱山坡、黄灯、张鸿、子禾,诗人黄礼孩、梦亦非,评论家唐诗人等也陆续上台分享了自己对《文学的深意》一书的阅读感悟,讲述了谢有顺所进行的文学评论对自身创作实践的影响。他们表示,谢有顺的评论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思想深度、人格力量,能够引发他人思考。
而谢有顺认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习是大家共同塑造的,他引用尼采的话说,他的写作,不仅包含了他的精神,也包含了朋友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