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ei茶官方app,全国茶楼信息网,唐人阁论坛(品茶),楼凤网兼职平台入口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五个一”助力龙岗文学走出一条“阳光路”

——深圳市龙岗区推动文学事业发展的几点经验

更新时间:2024-12-23 作者:于爱成来源:广东作家网

近十年来,龙岗文学迅速崛起,成为深圳文学一支有活力、可持续发力的生力军。其在人才队伍建设、出版扶持机制、品牌打造等方面,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文学综合实力跻身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最活跃的文学方阵之一。

在深圳的版图中,龙岗是“妥妥的”行政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但在深圳的文学版图中,龙岗是后发优势者。很长一段时间,起码在2015年前,龙岗的文学面貌是不清晰的,家底也很是单薄的。彼时的龙岗文学,大抵是建区之初外来的几位体制内作家,包括刘中国、魏琦、温波、赖房千、文冰等。说起深圳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我们往往对宝安、福田、南山如数家珍,但对龙岗却不能立即拿出一份清单,感觉龙岗的文学面目很模糊。但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递进,也随着文化自觉时代的到来,龙岗文学开始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发生的变化令人惊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说以“文学名家讲坛”“红棉文学奖”等品牌的设立作为一个分水岭,龙岗文学开始在人才集聚、作家培养、队伍建制上做出一系列自觉努力,开始涌现出来一批作家的话,那么近些年来,尤其近10年来,龙岗文学的改变是巨大的,令人刮目相看的。

约略说来,龙岗已经完成了从自发到自觉的演进,已经进入了全市最活跃的作协行列,甚至在几个方面都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一是建立起资助扶持原创精品的机制,一批龙岗基层作家开始展露头角。龙岗区级文学丛书已出到了第6辑/套(横岗文学丛书出到了3辑/套),9套丛书,加上其它单位的资助出版,近百位作家的优秀作品得到了扶持,优秀人才和作品不断涌现。

二是建立起集培训、研讨、展示、交流于一体的龙岗文学宣传推广机制。建立起全区第一家街道级文学协会“横岗文学创作协会”,全市第一家文学院“红棉文学院”,全区第一家“文学创作基地”。近年来,“龙岗区诗歌专业委员会”“银荷诗社”“布吉诗社”“红棉诗社”“龙岗中学文学社”等各类文学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拔起,文学采风创作、阅读推广、作品研讨会等高品质的文学活动不间断地周周月月开展,雅俗共赏,市民读者广泛参与。

三是创办了高水平的文学期刊《龙岗文艺》《红棉》《园山》,入选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理事单位。三家期刊长期坚持办好刊物,都迅速完成了它的能量积聚和地位打造,发挥出刊物的综合影响力,广受读者和业界好评,目前已立足于深圳最好的文学内刊前列,搭建起发现、培养、扶持、激励本区作家乃至全国各地、包括大湾区作家的平台?!读谖囊铡贰逗烀蕖啡胙∪难П四诳被崂硎碌ノ?。

四是联合各方创办多项文学评奖和征文活动,吸引了大批写作爱好者参与。龙岗杯征文、龙岗社区故事征文、龙岗河畔诗文、“见龙在岗?鹤掠湖上”诗文等特色鲜明的各类征文评比活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其中“红棉文学奖”系由龙岗作协于2016年策划、组织,联合省作协、市作协、区文联及横岗街道办事处,推陈出新,常抓不懈,年年有新意,办出风格和水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第7届。

五是龙岗文联、作协联手创办富有特色的文学名家讲堂,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龙岗不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了李敬泽、吴义勤、邱华栋、王跃文、杨争光、邓一光、王十月、杨克、于坚、王祥夫、王威廉等全国文学名家前来举办文学人讲座,深受市民读者欢迎。其中,中国作协2020年度网络文学盛典在龙岗举办,产生了较大影响。

龙岗不同街道、不同机构和单位,也逐渐形成了重视阅读、重视文学的风气,尤其是横岗、龙岗、园山等街道,读书写作、谈文论道、交流学习蔚然成风。

在龙岗文联、龙岗作协优先发展文学、繁荣文学的战略引领下,通过“五个一”战术综合、有力的推动,于今,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龙岗文学的方阵已经形成,一批优秀的作家挺立文坛,每年发表、出版的作品数以百部/篇,龙岗文学的面貌已经清晰可见。

提起龙岗的优秀作家,仅就出版有专著,并在国内重要报刊发表作品的,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作家,例如写小说的丁力、央歌儿、张奇、肖千超、凌春杰、张夏、周仁耀、杨点墨、王先佑、马虹玫、管启富、胡世民、李云汉、王桦、施泽会、钟志良、梁卫平、薛丽娜、赖佛花、闫玲月、郭智孚、黎戈等;写散文/非虚构的航月、徐扬生、李家淳、张欣、罗彩萌、晏烈春、韦山、李发武、梁卫平、张旭、陈晓锋、杨美春、朱桂彩、黄春燕、赖海京、杨俊伟、贝小金、林丽嫦等;写诗歌的张型锋、阮雪芳、赖房千、肖千超、邬耀仿、李国坚、程鹏、陈少华、江飞泉、李晃、包国军、黄世钊、戴逢春、陈颖斌、郑婉洁、陈月桂、陈玉梅、贾楚煊等,以及温聚勇、杨俊威、陈瑜丰、徐飞鹏、林凯平等一批古诗词作者;写文学评论的庄向阳、李云汉、梁卫平、戴逢春、陈友涛、李国坚、胡艳丽等;写儿童文学的刘克勤、严爱慈、陈炳育、蒋国昶等;写科幻文学的李宇骏、庄千禾等;报告文学的梁卫平、东篱、杨点墨、符颖萍、江飞泉、范丽等。龙岗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气象万千的美丽景象。

对于这支文学队伍状况的梳理,上述名单当然不全,也许会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还有若干名家没得到提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批作家中出现的几个亮点:小说写作领域的一匹黑马张奇,连续在《清明》《当代》《北京文学》《作品》《中篇小说选刊》等名刊发表或被转载,并摘取“北京文学新人奖”等多个小说奖,引起业界关注;在全国多家核心文学期刊发表多篇中短篇小说并跻身排行榜的张夏,也斩获广东有为文学奖、莽原小说奖、全国十大劳动者好书等奖项。知名散文作家航月、李家淳、虞宵,为深圳拿下“广东鲁迅文艺奖”和广东省作协散文专项最高奖“广东有为文学奖九江龙散文奖”。知名诗人阮雪芳,则囊括广东鲁迅文艺奖、深圳十大佳著等奖项……这样的龙岗文学独有现象,还有如丁力、央歌儿、张型锋等等,都是文学界的“佼佼者”,不再一一列举。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龙岗文学的“出圈”,是得力于龙岗始终秉承开放、活力、包容的宗旨,鼓励作家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书写时代。龙岗作协始终坚持挖掘、扶持新人,尽心服务会员,鼓励创作和干事创业的氛围。龙岗作协从2013年的60余名会员,到2024年近400名会员。有20余名中国作协会员,60余名省级会员,40余名市级会员,当中一批文学新人、文学骨干,借助龙岗作协这个平台,迅速成长起来,出版、发表、获奖呈几何级增长,每年发表文学作品达上千件,出版书籍数十部,获奖一百多个。一批龙岗作家的作品得到龙岗区委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得到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出版、举办研讨会等。

(于爱成,一级作家,文学博士,深圳市作协监事、市评协专职副主席,中国评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