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ei茶官方app,全国茶楼信息网,唐人阁论坛(品茶),楼凤网兼职平台入口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粤评粤好 > 批评进行时

吴荣强 | 打工者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1983-2023)》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12-13 作者:吴荣强来源:《北海日报》

打工诗歌,作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与南下务工热潮应运而生的文学形态,自其诞生之初便饱受争议。往昔,它常被视作单调工厂生活、简陋出租屋及流水线情感的简单记录,给人留下刻板、沉闷乃至压抑的初步印象。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打工诗歌以其独有的灵性与活力,逐渐成长为一株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文学之树。

图片1_副本.png

《打工诗歌四十年精?。?983-2023)》,罗德远、王海军/主编,南方出版社,2024年7月第1版。? ? ? ??

近日,由著名打工作家罗德远与《佛山文艺》杂志社王海军联合主编,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1983-2023)》一书面世。本书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289位打工诗人共计508篇优秀作品,全面呈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打工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部诗选,每位作者客观、艺术地将个人漂泊经历融入文学创作,生动描绘了一代又一代打工者从青春迷茫到梦想奋斗的真实写照。

四十多年前,数以亿计的内地劳动者,犹如勤劳的蜜蜂,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尤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冀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在这些繁华之地,他们投身各行各业,无论是摩天大楼的筑梦者,还是工厂车间的辛勤工人;无论是田间地头的耕耘者,还是城市街头的服务人员,皆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正是他们的汗水与智慧,共同编织出这个时代的绚丽华章。

在该书中,笔者尤为欣赏陈年喜、邬霞、艾华林和许立志等打工诗人的作品。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客观呈现、生动描述了中国四十余年来波澜壮阔的社会转型历程。这些诗句往往出自处于情感与思想动荡的青春期,语言里蕴涵敏锐的观察力、勇于自我剖析的勇气以及拥抱生活的热情。这些作品并非简单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融合虚构与非虚构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我们看到真实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农民工世界。

陈年喜的诗歌,语言简练而质朴,直击事物的核心,整体上饱含一种独特的沉郁顿挫之美。这种美感源于他对生活琐碎细节的细腻观察,同时透露出他不懈探索的坚韧精神。在诗作《炸裂志》里,陈年喜通过描绘其亲人在商山脚下的生活状况,展现了普通劳动者家庭所面临的真实困境,以及他们内心的坚毅不屈。这首诗歌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记录,更是对一个时代背景下普通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深刻映衬。

广东女诗人邬霞的作品,以其冷艳迷离的独特风格,深刻反映出日常生活的细碎与繁杂。她不仅将自己的打工历程提炼成诗,更在不经意间记录下心灵最微妙的感触。在描述境遇相似的女工时,邬霞笔下展现的悲悯之情,充满人文关怀。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指责生活,而是回到现实,承认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其代表作《吊带裙》中,邬霞将个人表达与自身经验巧妙结合,生发出一种别有意味的感受和意义。

笔者特别喜欢艾华林的《出租屋里的乡愁》。诗中的“乡愁”不仅仅是对家乡地理位置上的思念,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对于归属感、身份认同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探索与追求。通过对日常琐事如租房生活、饮食差异等具体场景的描述,艾华林巧妙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又略带忧伤的故事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每件小事都被赋予超越其本身意义的价值——它们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的一部分。

此外,英年早逝的广东本土90后打工诗人许立志的《我就那样站着入睡》,同样令人震撼甚至惊艳。通过许立志的文字,我们感知到浓郁而真切的底层生活气息。尽管其中存在现实的瑕疵,但他极力观照的,就是这样一群在社会底层和边缘游走、在现实中失意甚或遭受伤害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在社会生活的压力之下不断后退,他们无力在时代的激流中建立自我的根据地,由此带来内在的心理创伤。

纵观打工群体,每位成员都在城市的海洋里漂泊,个体之间彼此陌生,他们如同海上的船只,将彼此视作远处的风景。每个人都是微小而孤独的航行者,悬浮在各自独特而又相似的生活轨迹。他们被寄予厚望,却又常常受限于平庸的现实。即便如此,这些打工者们从未真正地放弃或妥协。也就是说,入选这部作品的每位打工者,都展示出即使身处艰难困苦,照样发出微弱坚韧的生命之光。

他们这一代人,幸运地站在时代转型的风口浪尖,亲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巨变,见证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青春时期,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激情澎湃,渴望在这片广阔的舞台大展拳脚,实现自我价值。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他们却不得不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承受就业压力、生活成本上升、职业发展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

2024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亿人。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打工者,尽管面临现实与梦想的挑战,仍然以“我手写我心”的现实主义真情写作,在艰辛的劳作之余,选择用生动的笔触,真实艺术地记录下时代的真实面貌和个人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艰辛,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异乡打拼的孤独与无助,更能够体会到他们面对命运挑战时,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这些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深入思考并重新审视。因为他们所书写的,已经不仅是个体的故事,更是这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刊登于2024年12月7日《北海日报》“品读”文艺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