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自定义类别 > 全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 > 发言
徐肖楠:写新时代乡村要写出更久远的生活
更新时间:2020-07-21 作者:徐肖楠来源:广东作家网
写新时代乡村不一定专写脱贫,写脱贫是志在于此、不专于此,脱贫之前不写吗?脱贫之后怎么办?广东新时代乡村情境是脱贫之后的比较多,文学写作要追究的是脱贫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发生,而不是脱贫怎么做:怎么做是变化的,是代代叠变的,为什么是长久的,是代代相沿的。
站高看远写新时代乡村,一是写宏大志向,一是写前世今生,而不仅是看新时代乡村一时一地得失,写广东新时代乡村,不一定仅仅写脱贫进程,可以把脱贫前后不同生活联系起来写,那就是整个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历史画卷,这样就更有历史感、现实感和深度感。
写新时代乡村生活是写追求美好家园的理想主义生活,写没有理想主义的生活的作品是孱弱无力的。与之相连的问题,就是不能为写脱贫而写脱贫、为写新时代乡村而写新时代乡村,不是照猫画虎描下这样的现实,而是写这样的现实为什么存在、蕴含着什么。
新时代乡村生活就是家园生活。家园生活意识是中国独有的,不专于此和不为写而写,都与中国从乡村到城市普遍的家园意识有关。脱贫的核心是什么?是把乡村变成美好生活家园,不能把新时代乡村仅仅当作一个过程和结果,而是要当作家园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有共同的时代主题,就是美好家园生活,城市生活有家园,乡村生活也有家园,不同的是,在乡村可以感受田园生活以及与之相连的有地域特色的人间风情。
乡村家园离不开田园生活形式,这个时代的牧歌和挽歌情调不是绝对没有,但以过去那种牧歌和挽歌为主要情调的文学中的田园生活不再存在。重要的是,过去田园生活和新时代乡村要蕴含的都是诗意情调,这是我们的生活和文学真正要深入表现和发扬的,诗意生活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不论乡村与城市怎么变化,田园生活怎么变化,生活和文学追求的都是诗意情调。
写出新时代乡村的这种诗意生活情调是核心的,也是最能让文学作品长久的,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都写过田园情调的变化与文明进程之间的关系。但田园生活只是一种保留生活和一方面乡村生活,并不能代替新时代乡村全部诗意的美好生活追求。
从新时代乡村是美好家园出发,是写好新时代乡村的一个长久主题。新时代乡村生活再不写就没有了,所以有抢救这样的生活和文学的问题。核心问题是:田园生活是物质与精神同步的,那样的田园物质才有那样的田园精神,所以古典生活能产生田园美好和田园文学,那样的生活形式今天没有了,那样的文学作品也不会再有了,因此文学就要抢救和保留今天的乡村生活,其中必定有诗意生活形式和诗意生活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