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ei茶官方app,全国茶楼信息网,唐人阁论坛(品茶),楼凤网兼职平台入口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粤派文学新势力 亮相南国书香节

——“粤派青年小说家、批评家对谈”活动举行

更新时间:2019-01-23 来源:广东文坛

8月12日,“粤派青年小说家、批评家对谈”活动在南国书香节上举行,“粤派文学新势力”亮相。本次活动由“羊城晚报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联合广州图书馆、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共同主办,广州阅读联盟·见言读书会承办,邀请广东极具代表性的青年小说家、批评家,围绕当今文学创作实践的“新现实”与“新思维”两大话题进行探讨。与会青年小说家有王威廉、陈崇正、陈再见、郭爽、温文锦、欧阳德彬、王哲珠、周朝军、路魆、陈润庭;青年批评家有陈培浩、李德南、?;李取⑺丈忱?、唐诗人、廖令鹏、彭贵昌、徐威、高旭、管季等人。

第一场对谈

文学与现实产生新摩擦力,批评家面临课题更新

活动共分为两场进行,围绕当今文学创作实践的“新现实”与“新思维”两大话题展开交锋。

在第一场对谈中,十位粤派青年批评家各自谈了对广东青年作家小说创作的理解,探讨当下文学新现象,并阐述自己的批评新思维。

对谈一开始,主持人陈崇正就亮明了活动的主旨:在“期待广东文学新高峰”的前提下,发出广东文学新生批评、创作力量的声音。

陈培浩率先发言。他指出,时代飞速发展,技术元素催生很多文学新现象,但所谓新批评的“新”,不是简单地用新理论,而应该是一种有效性的重新发现。

廖令鹏认为,科技进步正重塑当下人们的感官认识,而粤派作家在科幻等方面的探索,正在形成新的文学现象。

在管季看来,今天文学之“新”在于写作边界的拓展,场景、常识正在不断更新,作家正不断地记录着日新月异的生活方式。

文学要求与现实重新产生新的摩擦力,批评家面临课题更新。李德南认为,新技术日益繁荣,迫使创作与批评不得不去应对。创作和批评都不能缺乏现实感,严肃作家不能把时代表达的命题完全交给科幻作家?!翱萍夹孪质狄丫墙裉斓闹饕质?,作家和批评家只有面对这个现实,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span>

唐诗人则看到文学与评论的全新契机。他指出,网络文学、侦探小说、科幻文学、儿童文学等类型文学纷纷崛起,背后是读者数量的迅速扩展?!肮ズ苌偕踔敛欢列∷档娜禾?,也被类型文学吸引到阅读行列?!?/span>

彭贵昌反对对当下创作者使用单一标签进行定义。他认为,不少粤派青年作家背景复杂,关注的题材和思考也越来越多元。目前批评界对这些文学新现象的认识相对缺失,甚至一些有威望的评论家对年轻人的创作实践,还停留在过去的印象之中。“如果还以‘青春文学’‘网络文学’这些早期的印象来判断他们,无疑对当下不少从事严肃写作的80后、90后不公平?!?/span>

郑焕钊呼吁,批评家须激活数十年来社会变革经验来评价作品,不应单凭现成理论本身去操作。

苏沙丽则提出,在新技术越来越能替代人类工作的时代,探寻文学的永恒内核更值得关注,“如何寻求情感与人性,是文学得以历久弥新的原因”。

第二场对谈

科幻小说具有未来向度,然其指向仍应回归现实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青年作家关注科技题材?!痘ǔ恰贰渡虾N难А返任难Э锵群笸瞥隽丝苹眯∷档淖ê?。科技与科幻文学,成为诸多文学活动、学术会议的重要议题。下半场活动中,粤派青年作家们纷纷发言,谈及科技迅猛发展及科幻情结对自身创作的影响。

到底是作家,他们的观察细致入微。活动开始前,南国书香节的工作人员将沙发搬上讲台的动作就触发了他们的思考,话题从“虽然人工智能在各种展会上惊艳亮相,但我们要解决座椅问题还是需要人工操作”开始,逐步引向深入。

虽然与会的青年作家们都承认,科技发展促使他们寻找文学新感觉,但独立的思考与文学实践使他们并没有陷入“为科幻而科幻”的局面,他们更希望通过对高科技现实的感知来穿透人性,完成文学的终极追问。

王威廉谈到自己这两年“放飞自我”的科幻小说写作,例如《后生命》。他本来想写人类是否永生的话题,但在写作中却得到一个相反的结论:人类付出再多努力、科技再发达都无法永生,因为大脑不能重现,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拔以谒降目苹眯∷道?,用人文情怀表达了这样的生命观念。”他认为,我们已生活在“准未来”的时代,未来已来,但“还没有均匀分布”,作家应抓住这样的新现实来回应,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

陈崇正接过话头:“生活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智能,像刚刚缺少座椅,还是要由人慢慢抬进来。写作其实也没那么智能,到现在为止,我还得坐在电脑前面对空空的屏幕用心。”如果想写出与前人不同的作品,可能需要从现实与虚拟中间走出一条新路,在两个“王国”的边界线上生长出可能性。虽然仰望星空,但依然不忘我们身边的牛奶、疫苗等种种棘手而让人刺痛的问题。

欧阳德彬认为,科幻以及奇幻的类型写法,是拓展当今文学视野和格局的出口,特别是科技超速进步的便利背后的危机感,更给人深层次的思考,青年作家要勇于进行写作试验。

陈再见觉得没必要将科技太“神圣化”,任何科技的发明都是为了满足人性的需要,小说从来就是在写人性,文学最终要面对的问题还是更加人性化的东西,作家要避免为浮像所困,而应该顺着科技深入到生命本质。

路魆坦陈自己的创作有点“逆潮流”,在一些小说中有意“屏蔽”掉现代的通讯和交通工具,极端封闭的同时却混搭进超前的科幻意识,以触及更哲学的主题。

王哲珠则旗帜鲜明地认为:“科学的发展已经深入人的本身,影响到人的心灵,甚至有可能让人类重新定义生命价值,重塑人的内涵。我觉得这是最大的现实。”她在近期的科幻小说创作中甚至设想了一个被科技控制的世界,人反过来要保全作为人的自由,“人对确认生命意义的努力,是不会过时的”。

郭爽对普通人生活的“科幻感”感兴趣,她的小说处女作关心的就是技术让人可以将灵魂或者精神集聚在不同载体里的现象。她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常常让人模糊了虚实之分,她想在小说中尝试让读者与自己一起走过虚拟,去抵达一种真实。

温文锦觉得,相比科学家,作家对科技新现实的看法应该是更加根本、本质的。不论写什么样的科幻故事,最终要理解的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人性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到底会走向悲观、还是悲欣交集,文学家要保持密切关注。

在陈润庭看来,各种新科技必然是现代生活的新景观之一,要警惕单纯作技术层面的展现。科幻小说具有未来的向度,但是它的指向应该还是要回归现实、指向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科幻写作才有意义。他信服于卡尔维诺的观点:如果现实不可避免越来越沉重,作家不应该不负责地逃去幻想世界,而要以另外一种逻辑和检验方式看待世界。这也是他对待科幻热潮时所秉承的态度。

(邓琼 朱绍杰 孙磊 吴瑕)

>>相关新闻

韶关 打造本土精品 营造阅读氛围

8月17日上午,2018南国书香节韶关分会场在鑫金汇财富广场开幕。在为期三天的书香节活动中,韶关市作家协会以“快乐阅读”为主题,在五楼文化展区开设韶关本土作家作品展示区并开设作家论坛,逢上午为签赠作品、与读者交流时间,三节签赠时间共为读者送出作品近两千本,超过六千名读者来到本土作品展示区与作家们交谈并收集喜爱的作品。下午的论坛时间分别设置了“小县城里的作家群”、“本土作家与本土作品”和现代诗歌创作三个创作研讨活动,作家与评论家及读者一起彼此互动,有针对性地点评参展作品,交流了本土题材开拓与阅读市场开拓、地域特征如何与大历史、大社会背景融合等创作话题。始兴县作协、韶关市作协、乐昌作协、翁源作协和韶关市五月诗社在书香节展区陆续亮相,在展示作品的同时对接市场。 (江先华)

阳江 ?作家书香节举办签售活动

8月10日至12日,阳江市14名本土作家携近年力作亮相南国书香节阳江分会场,与读者近距离交流沟通,解答读者们关于阅读及文学创作等方面的疑问,与读者分享读书快乐??皇降碧?,市作协主席林迎率本土作家陈计会、梁永艺、何春燕、钟友梅等举行现场签售活动。为期3天的签售活动上,《一入阳江遍地诗》《阳江诗选》《瓦语》《陪你活着》《蝴蝶的那些年》《水婵娟》《圣殿》等16册本地作品集体亮相。签售会现场,有读者反映,曾在报纸上常??幢就磷髡叩奈恼拢渥髌肺谋噬?,行云流水,非常有地方特色。此次来书香节是为了购一些经典好书,没想到遇到了签售活动,让她对本土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后会持续关注。 ? ? ? ? ? ? ? ? ? ? ? ? ?(钟剑文)

肇庆 ?作家与读者分享新书创作故事

8月12日下午,肇庆市本土作家唐文明携其新作《花雨岩前》散文集亮相2018年南国书香节肇庆分会场“名家讲堂”,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新书创作故事,并在分享会后进行了新书签售。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肇庆市知名学者黎保荣教授担任本次活动的点评嘉宾,肇庆市部分作家参与了本场活动。唐文明是肇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肇庆市政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督学?!痘ㄓ暄仪啊肥翘莆拿鞯谝槐旧⑽募?,这本散文集以优美闲适的文字记录了她多年以来在教学和生活中的感悟?!痘ㄓ暄仪啊饭卜治缥?、人物、读书、经历、闲谈五大部分,唐文明以其深厚的语言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将肇庆风物,多年故事一一娓娓道来,带领大家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受到广大读者一致好评。 (聂怡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