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标题
内容
李衔夏《加缪的人间》分享会举行
更新时间:2019-01-23 来源:广东文坛
8月26日下午,李衔夏短篇集《加缪的人间》小说分享会在广东省作家协会岭南文学空间举行,活动由省作协文学院作家世宾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伍方斐,教授申霞艳,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学者、专业作家李德南等评论家以及青年作家、文学爱好者共20多人出席了分享会。
青年评论家李德南认为,广东青年小说家中有好几个比较注重思想性的作家,比如王威廉、蔡东、李衔夏,但他们彼此的思想体系又各有不同,王威廉属于社会学体系、蔡东属于生命学体系,李衔夏则偏于哲学体系。李衔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充满想象力,经?;崦俺鲆恍┢嫠家煜耄冶冉献⒅匚奶宓奶剿骱痛葱?。但李衔夏在嫁接思想与小说的过程中,做得还不够圆润,在对世界、时代、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洞见方面还有待加强。
申霞艳教授认为,李衔夏是个有想法的作家,但李衔夏过多地描写死亡主题,略显轻率,用死亡来处理人物结局也属于偷工省力的表现。如果想要在小说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更多地打造故事、关注现实、切入生活、反映时代,把思想的观点内化于小说,润物细无声。
伍方斐教授认为,李衔夏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缺乏系统专业的哲学教育背景。建议李衔夏在自己的小说中首先要做好小说家的本分,加强对日常和现实的关注。在进行思想型叙事的道路上,可以多学习卡夫卡和王小波,多让小说的人物发声,使小说中的思想更加深邃、内化、成熟、柔软。
博士、评论家唐诗人认为:李衔夏的写作不是纯粹讲故事,而是把讲故事作为一种思想的演绎过程。在讲故事与思想演绎这两者之间,李衔夏糅合得很精彩。如果纯文学要发展,要与各种类型小说、与电影、新闻报道,包括与哲学叙事、社会学叙事等等区别开来的话,这种思想型叙事或许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未来小说类型。
现场,邹业本、贾飞、麦焕琼、汤炎忠、王又锋等青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与三位评论家以及作者李衔夏进行了互动交流,提出了不少问题和建议。 (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