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pcmei茶官方app,全国茶楼信息网,唐人阁论坛(品茶),楼凤网兼职平台入口

标题

标题

内容

首页 > 报刊中心 > 新世纪文坛报

七八九新军突起:王十月

更新时间:2018-05-23 来源:广东文坛

王十月:文学是理想主义照进现实生活的一抹微光

图片1.jpg

作家介绍:

王十月,作家,中国新野性艺术家。

中国作协全委委员,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副总编辑。2000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为止在各大刊物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三百余万字?;竦谖褰炻逞肝难Ы敝衅∷到?,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中篇小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北京文学》老舍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未来大家TOP20,广东省第八、九届鲁迅文艺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南粤出版奖等。作品百余次入选各种选刊、选本、教材。多次入选各种年度小说排行榜、年度散文排行榜、年度好书榜。部分作品译成多国文字。举办有个人美术作品展,多次参加国内外专业艺术展。

《收脚印的人》

作家王端午患了抑郁症,多方医治均未见好转。他的生命被告知只余下最后四个月。与此同时,他变成了一个收脚印的人。在他的故乡,传说中,人在死之前,会将自己这一生走过的脚印重新收集起来。由此,他一步步接近二十多年前一桩命案的真相。制造这起命案的四个人多年成为打工者、作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王端午在走近过去的同时,开始了深深的自责,他试图说服当年的同案一起站出来认罪,在被拒绝后选择在网络上公开事情的真相,但事隔太久,人证物证不在,终究未能在社会上产生大的影响。最终,他选择了以暴力来解决问题。这件事最终演化为一件社会热点事件。他所指认的事与人究竟是真是假,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29470.html

《活物:理性时代》

灵魂在前头自由飞翔,肉身却在后面艰难行。

迷雾封锁的村落白家沟,人人爱做梦。在这个独立王国里,顶荒谬的真理是:谁顶会做梦谁就掌握村子的至高权力。围绕村长之争,一连串扑朔迷离的角逐在精明的瞌睡、市侩的哈欠、狡猾的颟顸中蠕动、复制、传染开去。谁个的婆娘疯了?哪家的汉子绿了?是抢班夺权?还是偷天换日?善与恶捉对厮杀,魔幻与真实斗智斗勇;迷雾散尽,记忆归来,灵魂复苏,谎言背后是真相,真相背后站着谁?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4224630.html

《我们的罪》

身披法袍、正义在我的法官,面对激愤之下鱼死网破的同名小贩,年久失修的道德防线瞬间崩塌,一座衰草新坟,可能将陈年旧恶也一同埋葬?生意场也是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人人感觉良好,仿佛自己是能吃得住些什么的,祸到临头才恍然,全都是错觉;满怀着落叶归根的冲动,拖曳着疲病交加的身躯,梦想故乡的云朵能治好浪迹天涯的伤痛,殊不知,无论城市或故乡,你我都是大地上一个零余的异乡人……王十月的小说,为小人物而写,为非罪之罪而作,像一把手术刀,切入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复杂关系,寄寓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追问和深刻的自省。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4215871.html

主要作品年表

《出租屋里的磨刀声》《作品》2000年第6期

《烦躁不安》花城出版社 2004年出版 ),获广东省第15届新人新作奖

《31区》《特区文学》2005年6期、北岳出版社2006年出版

《烂尾楼》《人民文学》2006年第4期

《寻亲记》 (人民文学》2006年第5期

《冷暖间》《人民文学》2006年第6期

《示众》《天涯》2006年第6期

《落英》《中国作家》2007年第5期

《少年行》《小说月报》2007年第12期

《活物》《中国作家》2007年第6期),获鄂尔多斯文学奖新锐奖

《国家订单》《人民文学》2008年第4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白斑马》《十月》2008年5期

《安魂曲》《芙蓉》2009年3期

《开冲床的人》《北京文学》2009年2期

《九连环》《人民文学》2009年6期

《无碑》《中国作家》2009年9期、《长篇小说选刊》2009年6期转载,《中华文学选刊》2009年11期转载,《中国日报》评选年度十大好书,《中国日报》评选新世纪十年十五部中文佳作

《我是我的陷阱》《天涯》2010年2期

《不断说话》《青年文学》2010年第17期

《寻根团》《人民文学》2011年第5期,获人民文学年度中篇小说奖

《米岛》《十月》2013年第10期、作家出版社2013年出版

《人罪》 (江南》2014年第9期,获第16届百花文学奖,获《小说选刊》年度中篇小说奖

《收脚印的人》《红岩》2015年第4期、花城出版社2015年出版

《无色界》《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10期

《子世界》《人民文学》2018年1期

《如果末日无期》《花城》2018年2期

与AI对话:迷宫中的灯盏

□AI & 王十月

我的写作,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AI:作为一名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现在转型成为新锐科幻作家,你怎么理解科幻小说?

王十月:谈不上转型。我也不认为我是科幻小说家,我不过借科幻之酒,浇自家块垒。我的写作,无论是传统现实主义,还是魔幻现实主义,或者现在写作的这组披着科幻外衣的小说,我都当作现实主义来写。有朋友颇为吃惊,以为我这样写作,是在告别现实主义,在努力寻求突破与转型。更有朋友私下里对我说,早该这样了,不能在打工题材这一棵树上吊死,现在科幻是热点。言下之意,写打工是低级的,写科技与未来就高级了。这样想,或是高看我了,或是低看我了。

AI:愿闻其详。

王十月:说高看我,是我从来没有什么“文学”野心,也无意于在写作领域里开拓什么。因此不存在突破与转型的困扰,也没有诸多同行常有的影响的焦虑,我甚至从未想过转型这样的问题。我不太在意“文学性”本身。我认为文学从来就不只是艺术的,它还应该是社会的,政治的……鲁迅先生反对为文学的文学,我不反对有人为文学而文学,但我写不来那样的文学作品。这是我的缺点。已经奔五十的人了,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也就懒得去改变了。说低看我,是我从来不觉得写打工就低级,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我引以为自豪。我力图记录一代打工者的生存。我相信这样做是有意义的。我很早就在文章中说过,我的写作,无非是因为我经历过、思索过后,有话要说,对生活,对世道,对人心,有了一些发现、想法、感受,于是通过小说这样一个载体来表达。而已。文学在我这里,只是一个表达的工具。一句话,我的写作,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至于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则取决于想要表达的内容。尽可能表达得漂亮准确独特吸引人一些,则是表达者的义务。我是个反风格化的表达者。不认为一个作家的作品过于风格化是什么好事,风格同时也是约束,没有哪一种风格适应所有的内容。豪放的苏轼,写起“十年生死两茫?!笔保彩峭裨嫉?。而婉约词宗李易安,写“生当作人杰”时,则又是豪迈的。这是浅显的文学常识。

人类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

AI:你对科幻小说了解多少?喜欢哪些科幻小说家的作品?

王十月:我几乎不读科幻小说,但是喜欢一些科普类的书,比如曼吉特·库尔的《量子理论》,约翰·格里宾的《寻找薛定谔的猫》,史蒂芬· 霍金的《大设计》,B· 格林的《宇宙的琴弦》,迈克斯·泰格马克的《穿越平行宇宙》。我对这类书的爱好,甚于文学。另外,喜欢看科幻电影,前几年有一部电影《她》,很好。科幻文学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这一文学类型里,早已有了诸多经典。国内我知道的是刘慈欣这样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但我只是在网络上找来《三体》读了一个章节,不想读,怕读了受他们的影响。真正读完了的有影响的科幻小说,只有一篇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北京折叠》写得比较粗糙,严格来说,算不上科幻小说,但我认为这是一部杰作,这个小说有对这个时代精准的寓言与概括。很了不起。

AI:为什么想到写科幻小说呢?是不是看这两年科幻热了跟风?

王十月:我写作从来不跟风,反而喜欢逆潮流而动。和科幻热撞一起,纯属意外吧。写科幻小说这是我多年来的梦想,在1995年左右,我在武汉打工时,老板徐工,是中科院武汉物理所的,他介绍我看了一些科普类的书,从此迷上了现代物理学描述的世界。在十年前,我动手写了一部长篇科幻小说《诱惑之书》,写到十万字时,因为出差中断,后来就放下了。但我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把它再接起来。这几年来,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逼迫我去思考这些问题,逼迫我换一种眼光打量这世界。

AI:说说你理解的现代物理描述的世界。

王十月:我很难描述这样的一个世界,只能说,哪些点,是让我着迷的。现代物理,特别是量子物理描述的世界,是完全颠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的。我们过去都相信眼见为实,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量子物理认为,世界并非单纯客观的存在,而是与我们的主观意识息息相关。人类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从薛定谔的那只亦死亦活的猫,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维格纳的意识作用于外部世界,使波函数坍缩的论证,人类的意识,在过去被称为唯心的东西,现在则被证明为唯物的。有科学家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二维的世界里,三维世界,不过是人类大脑制造的幻觉。而有关平行宇宙的理论,越来越多地在观察中得到证实。谷歌首席未来学家库兹韦尔认为,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而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的道德,法律,我们这个世界的人文原则,都是基于人类会死这一大前提的。如果人类真的永生了,世界将会怎样?我经?;嵯胝庑┪侍?,想象着在另外的一重平行宇宙中,有同样一个王十月,在回答着同样的问题,而这一切并不是神话。于是,不由地会想到哲学上的那经典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类生活在迷宫之中,却从未甘心困守迷宫

AI:说说你正在写的这些科幻小说吧。

王十月:到目前为止,我写了三部中篇科幻小说,计划写五部,出一本书。然后,科幻中篇的写作可能就告一段落了,也许会写长篇的科幻小说。我没看过别的科幻小说,不知别人怎么写,我自己的想法,是要建立一个自足的科幻世界,这个世界里,有自我完备的规律,但归根到底,我是要借科幻的书写,思考当今世界的问题,思考人的问题。

AI:是软科幻?

王十月:我称之为“未来现实主义”。第一部科幻小说《如果末日无期》(即将发表在《花城》),是思考人类永生这一命题的。小说在我的心中本已盘桓多时,去年在温州乐清,和东君、弋舟、李浩、周朝军们,在一起闲聊,我们就聊到过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人类永生,世界将会怎样,人类将会怎样,我们会面临什么问题?!督稀吩又厩胛易隽艘黄?0后的对话,我问了他们十个问题,最后一个就是,如果人类永生,世界将会怎样,看来,大家对人类永生,都是抱谨慎乐观态度的,这个谨慎乐观,不是说认为人类不能永生,而是说,永生了,或许是一个很痛苦的事。《如果末日无期》就是基于这一思考写下的。当时寄给《花城》的编辑,得到了惊艳二字的评价。这给了我继续科幻写作的信心。第二部《子世界》(刊于《人民文学》2018年1期)的世界模型,则是基于这几年发展迅速的VR技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刚刚起步,而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只要我们有足够大容量和足够快速度的计算机,我们将能虚拟创造出一个完整而自足的世界。那么,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世界,是否就是虚拟的?当我这样想,并查阅最新的物理学理论时发现,果然有科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设想,认为我们现在的世界,不过是未来人类通过计算机里虚拟的。

这也不是什么新的思想。中国古人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盗梦空间》的哲学基础,其实就是“庄周梦蝶”?!度嗣裎难А返谋嗉罾加袼担业目苹媒泄车奈幕谌肓宋蠢吹氖澜?,与别的科幻小说家的写作很不一样,大约,这也是我不读科幻小说的一个好处吧。

AI:你谈到了庄子,科学与哲学相遇了。许多大科学家,到了晚年,都皈依了宗教。

王十月:是的。科学与哲学,与宗教,都在追问世界的真相。不过运用的手段不一样。朱清时教授曾说,佛学研究的东西和自然科学不同,是宇宙的另一方面,是意识。他打了一个比方,说佛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像爬喜马拉雅山一样,一个从北坡往上爬,一个从南坡往上爬,总有一天两者要会合。而我甚至觉得,当自然科学爬上山顶时,也许会发现,哲学早已在山顶等着我们了。我也时常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古人的智慧从何而来?为何我们的阴阳双鱼,可以如此简洁而准确地概括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在我们的文明传承里,许多上古神话传说,在科技爆炸的今天和不远的将来,是否会被认证为不只是传说。我们是否应该去怀疑,我们文明中那些远古传说本身并不是传说,而是人类远古文明的记忆碎片。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真实的吗?可是有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也是人类大脑制造出来的幻觉。我们现在的对话是真实的吗?我们生活在三维的世界,我们如何想象四维、五维甚至更高维度的世界?

AI:你认为面对如此未知的宇宙,文学的意义何在?

王十月:一个现实是,人类生活在迷宫之中,却从未甘心困守迷宫。人类一直在努力走出迷宫。哲学家在为人类走出迷宫寻找方向,自然科学家在为人类走出迷宫提供技术支持,而文学,是人类在黑暗的迷宫中摸索时,陪伴我们的那一枚灯盏。那是理想主义照进现实生活的微光。我的小说,试图成为这样的微光。?